澳門社區經濟的一些思考

澳門社區經濟的一些思考

黃少春

2017年10月

  • 澳門的社區營造的目標定位:

從經濟產值上來說,社區經濟的發展相對博彩業的產值是微不足道的。但社區經濟發展與社區營造著眼點不是總產值,而是人、文化和環境。從人的角度是提升澳門人的社區認同,發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促進和諧社會;從文化角度,是對澳門歷史的深度發掘以及對澳門人文精神的提煉宣傳;從環境角度是通過社區居民自組織來改善社區環境,以達到部份都市更新的目的。

澳門的社區經濟發展不應著眼於產值以及經濟結構份額上。我認為澳門的社區營造和社區經濟發展的目標定位:

第一是促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通過社區營造來發動文化創意工作者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從而推動澳門的文化產業發展;

第二是通過社區營造,打造澳門分區特色,推動澳門建設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

第三是通過社區營造改善社區環境、提升社區文化認同與凝聚力,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 社區營造與澳門文化產業發展;

社區營造很重要一部份工作就是發掘社區歷史文化資源,包裝宣傳社區特色,這一部份工作需要文化團體與創意工作者深度介入。因此社區營造可以為澳門的文化藝術團體以及設計創意人才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及市場機會。同時,文化產業是澳門政府推動產業適度多元化而選定的發展方向之一,因此制定相關措施鼓勵本地藝文創作者圍繞社區營造來打造澳門本土特色文創產品以及品牌是相輔相成的。

澳門設計市場較為特別,大量的國際品牌在澳門經營,但這些國際頂級品牌的設計和宣傳都有國際化的團隊,並不會大量使用本地的設計師;澳門設計師另一個較大客戶就是政府,不過政府的設計招標受政府各種採購法規規限,也不是完全開放性設計的。

因此政府通過推動社區經濟,通過支持社團和商戶共同營建社區特色,能夠更有方向的引導澳門的設計師參與其中,有助推動澳門設計行業發展。通過社區營造由下而上,底層組織發動,可以更加靈活開放地發揮澳門設計師的創意。為澳門設計師提供創作的機會和土壤。

  • 社區營造與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建設;

世界旅遊休閑中心是澳門的發展定位,圍繞這個定位,政府與社會各界都各出其謀,從不同角度來完善。不論是大型度假村建設、購物天堂、美食之都、節日盛事、會議展覽等等,都是在共同構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但在所有項目規劃中,都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遊客與居民的關系。澳門不是迪斯尼樂園,里面的工作人員只是打工服務者,澳門同時還是澳門居民的日常生活所在地。如何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同時,避免社區居民產生遊客搶佔其生活空間的對立情緒是特區政府要重點關注的,以免重蹈鄰埠政府大力宣傳旅遊,但部份居民卻趕走遊客的情況。

因此,通過社區營造的理念,由社區組織來自發組織活動而吸引遊客入區,能夠避免政府由上而下安排遊客分流,但社區居民可能不歡迎的情況。同時由社區組織自發舉辦的活動亦更加能夠讓遊客感受到熱情好客的良好體驗。

另一方面,通過社區營造,著力發掘和打造澳門不同的社區的歷史人文特色,加以包裝宣傳,讓澳門區區有特色,使到澳門成為精品的開放式主題樂園,遊客去到不同區域,可以感受不同的澳門社會風情和品味澳門的生活韻味,共同建設澳門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

  • 社區營造與公民社會建設和居民生活素質提升;

社區營造讓社區居民和組織由自身社區建設做起,更加能夠培養社區居民的公民意識;同時通過社區居民的參與與協助,亦會大大降低公共部門實施具體工作的難度;隨著社會發展,整體教育水平提升,可以看到新一代的年青人對政府施政、公共政策和公共權益等都越來越關心,通過社區營造亦是進一步提供發揮空間給關心社會事務的本地居民,減少社會矛盾。同時通過社區文化建設提升社區認同和社區參與。讓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公共事務當中。

一般提到舊區重整等,都會關注大問題,大政策,包括街道、交通、泊位、樓宇重建比例,限高,地積比等。但這些問題都是牽涉甚廣,利益复雜,解決起來曠日持久。但其實澳門的舊區的公共空間有大量瑣碎工作可以做,而這些瑣碎工作由政府來執行,效益和效率都存在較多問題,可以借助社區營造將這部份工作下放社區組織來具體執行,更加高效地解決社區小問題,通過大量切實改善公共環境的具體工作來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積小勝為大勝。

舉例來說,社區公共環境的一些瑣碎雜務,小到街角里巷的清潔衛生,街道上空的廢舊招牌搖搖欲墮,私人公共地方的亂泊電單車等,這些都是最直接影響到居民的出入環境。但是這些又屬於公共空間事務,一般市民都會等待政府公共部門來處理,而面對這些瑣碎雜亂事務,以政府行政流程,很難及時高效處理,甚至有些地方是私人的公共地方,如大廈下的走道等,政府無法介入。但通過社區營造理念,如果社區居民願意成立相關問題關注組,並組織人員去改善問題或監督改善,政府可以考慮通過政策及資源支持,讓社區的瑣碎公共事務得到解決,提升居民生活環境,打造宜居城市。就象房屋局的四項舊樓維修資助,是切實改善了澳門很大部門舊樓的一些公共設施及門面,讓居民受益。

  • 社區營造的參與主體

社區營造的政策推行,需要有當地社區居民組織、商戶組織、專業團體、藝文團體共同參與。通過居民組織來發動和凝聚居民共識,通過商戶組織發動商戶共同來提升和改變街道環境;通過專業團體讓相關工作得到更加專業的支持;通過藝文團體來將文創創意藝術注入社區,為社區的文化建設提供動力,同時通過文化力量來增加社區吸引力。

澳門一直都是社團社會,各種類別的社團多如牛毛。如何將不同類別的社團組織凝聚起來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貢獻力量就是社區營造政策要具體思考的。

  • 政府在社區營造里的角色定位;

參考台灣或日本的社區營造經驗,有很多值得澳門借鑑的地方。但更重要是要結合澳門的實際情況。

一個是澳門是小而密集的城市環境,社區的每一個動作又都會直接影響到現有的公共政策和不同的公共部門,需要和政府不同城市管理單位的直接和密切溝通。舉例來說,台灣的一個鄉鎮的社區營造可能協調好鄉鎮管理單位和居民就可以。但澳門的一個社區活動,就每一個管理部門都涉及到,消防、治安、民署、交通、工務、旅遊等等。而每個政府部門又有一些既定的政策和規定要執行。因此澳門要推動社區營造,政府的施政方針支持和相關部門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個是資源投入的支持,台灣日本的一些社區營造資源,除了有部份是政府專項資金支持,還有部份是社區自發組織投入的。但澳門的實際情況在社區營造的資源投入上,相信仍要以政府資源支持為主體。

  • 施行步驟
  1. 提出總體政策方針;

社區營造是一種工作方式,主要體現在自下而上的社區建設,有別於由政府總體規劃建設。同時社區營造的邊界及細緻度可以相對政府更加深入,包括對一些私人公共地方的美化改造,通過社區營造而促成。再有就是社區營造可以更加著重社區文化和形象提升、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好客接待等無形的競爭力,這部份也是政府難以施力的地方。

現時政府不同部門都有各自施政政策目標等,各種社團也在進行很多相關的工作是對社區發展有利的工作。例如旅遊局有推動社區旅遊、居民旅遊認知;民政總署有關注社區衛生;整體性的施政政策也有都市更新、構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等等。所以社區營造並非要再提出一個新的施政目標,而是怎麼整合加強對社區營造有利的工作,推動澳門舊區更好更有特色地發展。在具體施政政策上可以結合政府現有的施政方針來做文章。

  • 都市更新,宜居城市

都市更新及宜居城市是特區政府提出的施政方針,因此一些有助改善社區環境的具體工程建議、交通規劃、垃圾站設置美化、等等都可以通過都市更新的大政策來提出。

  • 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建設

社區旅遊和旅遊認知是旅遊局正積極推行的政策,也有相應的旅遊發展基金支持。通過推動社區組織主動提出及組織社區旅遊項目,和舉辦旅遊認知活動,提供社區導賞服務等,讓社區居民更多參與到支持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建設;

  • 產業適度多元化與社區經濟發展

通過地區商會關注社區經濟發展,組織地區商戶合作共同宣傳商圈,提升社區商業環境等來發展社區經濟。

  1. 專業提升以及系統推動;

既然相關政府部門及社團已經在開展不同的社區活動,為什麼還要再提出社區營造呢?

第一,是為了推動社區居民更有主動意識參與其中;

現時的都市更新、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建設、社區經濟等等大的施政方針,都是通過政府提出,社會通過諮詢組織代表參與其中。通過社區營造希望直接發動社區居民參與其中。

第二,是為了推動專業介入,提供整體及專業的規劃,令到社區發展過程中更有系統及前瞻性,不同的政府部門及社區團體都有更加清晰的前景目標。

第三,是為了系統性推動,現在澳門不同社區發展情況不一,有些居民組織較強,有些商戶組織較強,有些文化團體及活動較多;通過社區營造的整體討論,令到大家更加對某一區發展有所不足的點更加清楚,可以更加系統地推動社區整體發展。

  1. 鼓勵支持社區定位及發展討論;

建議第一步要開展社區討論,發動社區居民及專業人仕參與討論社區形象、社區發展願景。從願景出發,再一步步去落實執行。

過往不同社團有組織過類似的社區論壇。如果想引起更大範圍更深入的討論,建議專門制定一個社區論壇項目,持續性的引起深入廣泛討論。而這個討論平台有別於以往的社區座談會,重點是有系統規劃議題,一步步地深入討論。獲得社區共識,避免泛泛而談。

另一種是方式是通過軟性活動引發社區居民對社區關注和討論,例如一些社區導賞,社區景點攝影繪畫活動,社區美食評選等等。

  1. 試點進行;

澳門現時有些社區已經自然形成一定的形象,社區組織也相對較活躍,可以拿出來作為試點。首先發動社區居民與專業人仕共同討論本社區的形象、定位、發展願景、問題所在等等;系統性提出及整理出來,通過社區公告板或者互聯網等方式條列出社區意見,也供社區居民及專業人仕隨時補充意見。

然後利用現有較活躍的社區居民組織、商戶組織、專業團體、文化團體、甚至社區內的學校等,針對社區發展里的具體問題和具體項目,大家各自認頭,一步一腳印地去實施及改善。

完成後的項目或改善的情況,再通過前後對比一條條地定期檢討及公布,讓參與者得到成就感,讓社區居民認同社區組織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 社區營造框架規劃
  1. 社區硬件環境改善及提升;
  • 問題列表--羅列社區的公共區域問題,分清輕重緩急,難易程度,對應政府部門,成立關注組定期檢討問題改善進度;以及持續接受居民發現社區問題,提出問題,更新列表;
  • 規劃建議--邀請專業人仕對社區公共環境做一些較具長遠及專業性的規劃建議,包括交通道路方向、停車泊位、行人道、垃圾站設置、變電站等等。這部份涉及專業投入,要考慮拆分項目以及有相關預算。
  • 公共空間--通過對區內公共區域、以及一些公共空間,如圖書館等資料進行系統整理,了解社區的對應公共空間人均比率,讓社區居民和政府相關部門都更清楚讓社區缺乏什麼?如有些社區內的缺乏青年活動中心,有些社區內較缺乏藝術文化活動空間,有些社區較缺乏運動空間等。或者社區內的公共設施與社區居民年齡結構是否配合?有些社區老年人特別多,但社區內的公共設施很不方便老人出入等;
  • 私人公共地方--政府受限於法例,私人地方無能為力,但很多社區內的大型屋苑有較大的私人公共地方,或者是舊區內有些舊樓大廈的私人公共地方日久失修或衛生環境惡劣,這些都最直接影響市容及市民居民環境。社區營造正是要發揮社區居民力量來改變這些地方。因此可以系統地對社區內的私人公共地方進行一個了解以及評估,再利用社區居民組織的發動力量,針對性地一些影響較大的私人公共地方提出改善建議及發動該大廈居民參與。同時建議政府針對此部份工作提供適當的資源支持。就象之前針對舊樓渠、大門、電箱、水箱的四項維修資助計劃。政府可以針對舊區私人公共地方,如果業主和社區組織願意投入共同改善美化環境,給予適當資助。例如提出舊區私人公共地方的凈化(組織清潔清洗)、規範化(標識劃好電單車停泊位等)、綠化(放置綠化物)、美化(請設計師美化空間等)四項資助。
  • 街道門面;

街道門面涉及較多的商戶,考慮通過商戶組織以商戶櫥窗美化項目或者街道招牌美化及拆除等單項計劃,向工商業發展基金申請資助推動街道美化工作,促進社區經濟。

  • 公共空間視覺效果;

在對社區內公共區域及公共設施資料系統整理基礎上,和政府相關管理公共設施及公地的部門取得共識,邀請設計師對一些區內進行一些公共空間的視覺設計。讓各個社區更具特色及吸引力,也讓更多本地設計師參與社區營造工作。

  1. 歷史人文精神發掘宣傳;
  • 社區與街道歷史;

委託或支持專業團體就試點社區進行系統的社區歷史以及街道歷史等進行研究,作為定位宣傳素材;亦可以勾起社區居民記憶,增強認同感。

社區歷史研究、研究成果在社區展覽和宣傳、讓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歷史記憶互動討論,提供舊相片等;

  • 社區居民故事;

除了文獻與歷史研究,還可以針對社區老居民進行口述歷史訪談,通過社區口述故事,來傳達社區人文精神。

  • 社區精神;

除了社區特色宣傳,在凝聚社區居民認同感方面,還可以提出一些社區精神口號進行宣傳,讓不同社區居民有更強的社區認同感。

  1. 社區焦點建設;
  • 營建一些社區公共地方的吸引力;

每個社區發掘一個相對具知名度以及具有硬件條件的地方,作為社區焦點所在。提出一些優化美化及宣傳的專項計劃,讓社區焦點更有魅力。例如新橋的花園、蓮溪廟一帶;三盞燈圓型地等。這些社區聚腳點有些是政府公地,有些是私人業權。針對政府公地,由社區關注組持續向政府提出建議;針對私人業權的社區聚腳點,可以考慮整體美化營運計劃,爭取政府資源支持。

  1. 關注組專業人仕提供建議及計劃,原有社區組織或專業團體執行方案。
  • 關注組提供建議計劃等專業意見,但開展活動則依托現有的各類社區組織和專業團體去開展活動。
  • 鼓勵讓更多社區居民有機會參與的社區營造的具體細化項目中;
選擇你的 反應!
留下你的評論